• 政治
  • 地方
  • 生活
  • 綜合
  • 文教
  • 醫藥健康
  • 旅遊美食
  • 娛樂
  • 體育
  • 政治
  • 地方
  • 生活
  • 綜合
  • 文教
  • 醫藥健康
  • 旅遊美食
  • 娛樂
  • 體育
綜合

中市纖博館《雲上的記憶》開展  泰雅青年羅娜弗耐以織機傳承祖靈記憶

新聞中心
Last updated: 2025 年 5 月 16 日 下午 6:28
新聞中心
Share
10 Min Read
中市纖博館《雲上的記憶》開展  泰雅青年羅娜弗耐以織機傳承祖靈記憶
SHARE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即日起推出《雲上的記憶-泰雅族水平式腰帶地織機探索展》,邀請年僅16歲的泰雅族青年羅娜‧弗耐擔任策展人,從族群文化、織布技藝到身體經驗,深入呈現泰雅族如何透過傳統水平腰帶地織機(kongu),串連個人生命與祖靈記憶,宛如現代USB,傳輸跨世代的文化密碼。適逢518國際博物館日,凡民眾自5月17、18日至纖博館參觀拍照打卡,並將展覽照片上傳臉書,即可至服務臺兌換限量小禮物一份。策展人羅娜也將在5月25日(六)下午2時親自為觀眾導覽,同時開放民眾體驗地織機,歡迎把握機會前往參與。

纖博館主任簡惠華表示,為了讓民眾瞭解臺灣不同時代與族群的織作歷史、織布技術與文化,特別規劃「織布機三部曲」系列展覽,陸續推出提花機、高機和地織機主題展。第三部曲聚焦於泰雅族的傳統水平腰帶地織機的織布技藝,以及這項傳統織作工具與織者生命的聯繫。特別的是,策展人羅娜年僅16歲,藉由青年織者的視角和創意,讓觀眾深刻體會到,織作不僅是傳承技藝,更是記錄祖靈、傳承生命,進而追尋族群認同和文化傳承的途徑。

羅娜‧弗耐成長於苗栗縣泰安鄉象鼻部落,在具有人間國寶身分的媽媽尤瑪·達陸教導下,從種苧麻、剝麻、捻線、整經、織布,認識織紋上的各種符號和如何連結運用。她從小跟著父母親翻山越嶺,拜訪中央山脈兩側的耆老或是織者,甚或到日本大阪民族學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找尋和記錄幾乎散失的泰雅族文化,累積了豐厚的知識涵養和田野經驗。

「泰雅人的生命是一個圓,如同織出的布一樣。」羅娜說,泰雅族數百年來居住在臺灣北部中央山脈兩側,婦女因應環境變遷或部落遷徙,都使用可移動的水平式腰帶地織機織布製作衣物。泰雅族人從出生後第一塊堅實卻平凡的襁褓布、紋面後穿著象徵著成年的片裙和披肩、結婚時的華麗新娘服、為人妻後為自己的男人織衣著、為人母後為子女們織服飾,直到離世前步上彩虹橋時的裹身布,一生都和織成的布絲縷相連。

羅娜說,織布時一根根苧麻線裡整理的不只是圖案,更像是安撫內心皺褶般,同時也是文化療癒的過程。她形容使用地織機的過程就像插上文化USB,可以傳輸織布技藝、文化圖騰和祖靈信仰,和雲上的祖先們進行記憶上的連結。當織者繫上腰帶、腳掌撐貼地織機時,身體與織布工具融為一體,這種獨特的身體感,是工業化的織布機器無法取代的。

纖博館說明,這次展覽規劃「泰雅族傳統地織機的構造和織具」、「泰雅族織布文化的生命觀」、「泰雅的織布技藝」、「地織機與織者的身體感」等展區,並藉由影片深入介紹織機技術的使用現況與文化傳承,展期至12月28日。目前館內同時有「手路Tshiú-Lōo~島編生活藤工藝展」和「染織山河:染物祭典共創頭汴坑記憶》等展覽,以及各式週末體驗活動。相關資訊可上纖博館官網(https://mofia.taichung.gov.tw/)或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ofiataichung)查詢。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中市纖博館《雲上的記憶》開展  泰雅青年羅娜弗耐以織機傳承祖靈記憶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2025雙北世壯運明開幕  維安團隊全力守護安全 2025雙北世壯運明開幕 維安團隊全力守護安全
Next Article 高雄市榮服處舉辦兩公約 宣導教育講座 高雄市榮服處舉辦兩公約 宣導教育講座

最新消息

流行樂女王靜極思動 樂壇七年樓梯「嚮」《琥·嚮》駕到啦
流行樂女王靜極思動 樂壇七年樓梯「嚮」《琥·嚮》駕到啦
娛樂
2025 年 5 月 17 日
《嗨!營業中》攜手日立冷氣做公益 改造花蓮新城共學基地
《嗨!營業中》攜手日立冷氣做公益 改造花蓮新城共學基地
娛樂
2025 年 5 月 17 日
眾星閃耀大巨蛋把雙北世壯運開幕變豪華嘉年華!
眾星閃耀大巨蛋把雙北世壯運開幕變豪華嘉年華!
娛樂
2025 年 5 月 17 日
宗薩仁波切與青年對話「佛法不是文化  是真理說明書」 帶著智慧利劍光芒的青春辯證
宗薩仁波切與青年對話「佛法不是文化 是真理說明書」 帶著智慧利劍光芒的青春辯證
地方
2025 年 5 月 17 日

copyright © more-new.tw 墨新聞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