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
  • 地方
  • 生活
  • 綜合
  • 文教
  • 醫藥健康
  • 旅遊美食
  • 娛樂
  • 體育
  • 政治
  • 地方
  • 生活
  • 綜合
  • 文教
  • 醫藥健康
  • 旅遊美食
  • 娛樂
  • 體育
地方

從高爾夫球場到滯洪池 澄清湖爭議背後的公私邊界與法治試煉

新聞中心
Last updated: 2025 年 5 月 8 日 上午 2:08
新聞中心
Share
13 Min Read
從高爾夫球場到滯洪池 澄清湖爭議背後的公私邊界與法治試煉
SHARE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

Contents
私地?公產?澄清湖球場糾葛的源起澄清湖高爾夫球場座落於高雄市區精華地段,為市有土地、民間經營,屬「公地私營」典型。然而球場長年面臨違規使用、農藥污染、水保疏失等問題,加上租約屆滿未順利更新,市府遂以「公共安全與防洪」之名,強勢介入場域。依市府說法,該地應納入滯洪設施規劃,以保障下游居民安全。公地公用?議員與學界提出公共轉型構想市府程序處理是否踰矩?自救會批「行政自力救濟」四、回收轉型的利與弊:從公共運動到都市規劃再思考市政改革必須立足於法治與信任

記者/游宏琦 專題採訪報導

從高爾夫球場到滯洪池:澄清湖爭議背後的公私邊界與法治試煉
在城市治理與法治原則的交叉口,高雄澄清湖高爾夫球場近日所爆發的封場風波,儼然成為當代地方政府如何處理公有資產爭議的風向標。高雄市政府以水土保持與公共安全為由,動用重機具封鎖球場出入口,並中斷水電,引發俱樂部與會員、員工的強烈抗議。此舉激化勞資與行政對立,也引發社會對「程序正義」與「行政權邊界」的高度關切。

私地?公產?澄清湖球場糾葛的源起

澄清湖高爾夫球場座落於高雄市區精華地段,為市有土地、民間經營,屬「公地私營」典型。然而球場長年面臨違規使用、農藥污染、水保疏失等問題,加上租約屆滿未順利更新,市府遂以「公共安全與防洪」之名,強勢介入場域。依市府說法,該地應納入滯洪設施規劃,以保障下游居民安全。

但球場不僅是歷史資產,亦是南台灣高球人才的培育重地。過去吸引日本前首相、美軍將領蒞場,也承辦各類業餘與青少年賽事。面對市府粗暴接管,自救會與俱樂部會員於5月9日號召赴凱道陳情,要求尊重程序、保障權益、依法行政。

公地公用?議員與學界提出公共轉型構想

市議員湯詠瑜於總質詢中,提出高雄市應將此球場由私立轉為公立經營之建議,參考南投中興新村模式,結合捷運黃線、棒球場與休閒綠地,打造「多功能複合式體育園區」。此舉可降低高球參與門檻、促進全民運動與青少年教育,並避免場地淪為私產。

該提案獲議長康裕成高度肯定。市長陳其邁亦回應,當前最急迫為解決滯洪與水質安全問題,未來會由市府秘書長負責全案整體評估,納入長庚醫療、社區照護等多元用途考量。

然本案最敏感的傳聞,仍在於「是否另有財團開發計畫」。針對外界質疑市府有意藉回收之名實為招商開發,至今官方未明確否認,引發部分球場會員與環團疑慮。
記者訪問台灣高爾夫教育發展學會理事長吳一昌,他強調:「高雄市中心若能保有一座符合正式比賽規格的高爾夫球場,是城市極為難得的資產。若輕率回收轉作商業用途,不僅是對歷史的忽視,更將重創台灣高球運動發展,尤其對於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選手,是難以彌補的損失。」

吳一昌呼籲市府:「請向市民明確宣示未來土地用途與保留公共運動功能的承諾,否則此案將永難擺脫『圖利財團』的陰影。」

市府程序處理是否踰矩?自救會批「行政自力救濟」

市府此次未經司法裁定便進場封場,自救會代表陳君聖嚴厲批評:「若未依法提訴訟、未獲判決即強行點交土地,就是對民主法治的踐踏。」他進一步指出,此案涉及會員財產權、會員證物權、雇傭關係、土地返還等民事爭議,應由法院裁定、不得以行政手段逕行取代司法。

此論點不無道理。若容許行政機關為求效率或基於「公共利益」名義跳過訴訟程序,日後所有公產糾紛皆可能步入「行政自力救濟」之險境,形成對私人產權與程序保障的長期傷害。

四、回收轉型的利與弊:從公共運動到都市規劃再思考

若從都市規劃視角出發,市府擬將澄清湖球場轉型為具滯洪、生態與休閒三合一的空間,理論上對環境與市民皆具利多。例如:

  • 優點:

    1. 滯洪與水保功能可有效解決極端降雨問題。

    2. 公立高球場可降低費用、增進民眾使用。

    3. 可與鄰近棒球場與捷運線整合為完整運動廊帶。

  • 缺點:

    1. 現有高球人才培訓資源恐遭中斷,影響南部體育發展。

    2. 若未明定用途與管理機制,恐將為商業開發預留空間。

    3. 高球會員與員工安置、補償爭議未解,恐造成長期社會衝突。

因此,若市府真有意公共化或轉型,應以「公地公用、公民參與」為前提,透過公開聽證、法律程序與妥善規劃,取得最大社會共識。

市政改革必須立足於法治與信任

澄清湖高爾夫球場案,已不單是一場土地爭議,更是一次法治與公共治理的雙重考驗。一方面,高雄市若能以公立方式保存核心都市高球場地,將是體育平權的重要進展;另一方面,若行政權逾越法治界線,社會信任將遭難以彌補之損害。

高雄市政府必須對市民清楚說明三件事:一、未來是否有出售或開發計畫;二、如何依法處理現有球場使用糾紛;三、是否承諾保留運動功能與青少年訓練空間。唯有面對問題、正視程序、廣納公意,方能走出此場風波,在法治與城市願景之間找到真正的平衡。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從高爾夫球場到滯洪池 澄清湖爭議背後的公私邊界與法治試煉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康乃馨獻母恩錄音傳情無距離 高雄第二監獄母親節懇親會溫情滿盈 康乃馨獻母恩錄音傳情無距離 高雄第二監獄母親節懇親會溫情滿盈
Next Article 臺北國際都會型音樂節 2025 潮臺北TRENDY TAIPEI 8月重磅登場 臺北國際都會型音樂節 2025 潮臺北TRENDY TAIPEI 8月重磅登場

最新消息

周予天助攻日式火鍋 變身一日店長
周予天助攻日式火鍋 變身一日店長
娛樂
2025 年 5 月 9 日
《狂犇九頭牛》網紅教父黃冠融 葉式特工 油條兄弟聯手反詐
《狂犇九頭牛》網紅教父黃冠融 葉式特工 油條兄弟聯手反詐
娛樂
2025 年 5 月 8 日
鄧麗君30週年舉辦筠園音樂會 花語匯流2025朵花成思念之海
鄧麗君30週年舉辦筠園音樂會 花語匯流2025朵花成思念之海
娛樂
2025 年 5 月 8 日
印巴空戰看台灣防衛 美國真能保護我們嗎?
印巴空戰看台灣防衛 美國真能保護我們嗎?
綜合
2025 年 5 月 8 日

copyright © more-new.tw 墨新聞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