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
  • 地方
  • 生活
  • 綜合
  • 文教
  • 醫藥健康
  • 旅遊美食
  • 娛樂
  • 體育
  • 政治
  • 地方
  • 生活
  • 綜合
  • 文教
  • 醫藥健康
  • 旅遊美食
  • 娛樂
  • 體育
綜合

中華戰略學會研討會 汪誕平主講「一帶一路的挑戰與機遇」 川普對等關稅要脅「脫中入美」 中國加速應變突圍

新聞中心
Last updated: 2025 年 5 月 22 日 下午 8:30
新聞中心
Share
33 Min Read
中華戰略學會研討會 汪誕平主講「一帶一路的挑戰與機遇」 川普對等關稅要脅「脫中入美」 中國加速應變突圍
SHARE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中華戰略學會五月份學術研討會,22日上午10時在台北市非政府組織會館(青島東路8號)舉行。主講人是前中央廣播電台總台長、現任「台灣一帶一路經貿促進會」理事長汪誕平,主題為:一帶一路的挑戰與機遇。

汪理事長針對中國大陸12年前倡議推動的「一帶一路」計畫與發展現況,作深入探討分析。「一帶一路」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大陸於2013年主導的跨國經濟帶,投資近7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其範圍涵蓋中國歷史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行經的中國大陸、中亞、北亞和西亞、印度洋沿岸、地中海沿岸、南美洲、非洲、大西洋地區的重大開發計畫。

中華戰略學會理事長李本京教授致詞。

汪誕平在研討會中暢論「一帶一路的挑戰與機遇」,深入淺出,獲熱烈回響。其演講重點如下:

現狀

 1.「一帶一路」的範圍

沿線國家原本64個,規劃六個經濟走廊,包括-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孟中印緬。

目前已與150多國、32個國際組織簽訂200多份政府間合作協議;範圍由亞歐延伸至西歐、非洲、拉丁美洲、南太平洋。

2.貿易

與一帶一路國家貿易額由2013年的1.04萬億美元(占總貿易額39.3),攀升至2023年的2.68萬億美元(占46.6%);去年的3.1萬億美元,占總貿易額首次超過50%;將近54%的進口商品來自共建國家。

目前中國大陸是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中,114國的前三大貿易夥伴;並且是其中68個最大貿易夥伴。

3、投資

2013至2022年中國與與共建國家雙向投資累積超過3800億美元,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至2023年累計已超過3000億美元,2024年336.9億美元,成長5.4%。

2020年對一帶一路國家非金融投資金額占中國對外總投資金額16.2%,至2024年已升高為20.69%。境外經貿合作區超過100家,累積投資將近730億美元。

4、承包工程

2013至2024年,中國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承包工程新簽合同累計達24607.6億美元,平均每年2050億美元;累計完成營業額15965億美元,平均每年1330億美元。2024年新簽合同2324.8億美元,完成1659.7億美元,同比增加3.1%。派出各類勞務人員40.9萬人,較上年增加17.9%。

全球前250國際承包商,中國上榜廠商占比從2012年的13%到目前大約32.4%;中國上榜廠商營業額占全部營業總額的24.6%,美國廠商僅佔6.9%。全球二十大工程承包商,中國六家,美國一家。目前中國承包工程在亞洲市佔率為59%,非洲為55%,中東為40%。

中國基建優勢:

–投融資能力強,以國企和政策性銀行為主。

–能充分發揮制度優越性,合作模式靈活,可針對不同國家實際情況,規劃不同方案。

–基建技術成熟,領先全球。

5、中歐班列

中部班列從2013年開始,2016年統一品牌,開行數量由1702列增長到1.92萬列,增長超過10倍。當時有39條路線,聯通歐洲十國十五個城市。目前運行路線93條,聯通中國境內125城市,境外通達歐洲25國 227城市,亞洲11國超過100城市。

2024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9392列,同比增加10.7%。去程10546列,平均每天將近29列,回程8846列,平均每天24列,去回程比為1.192比1。發貨207.7 萬標箱,同比增長9.2%。截至2024年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過10萬列,運貨900萬標箱,貨值超過4200億美元。

中歐班列的三大通道:

西通道— 主要服務西南、西北、華中、華北和華東地區的進出口貨物,通過隴海及蘭新線,在新疆的阿拉山口與霍爾果斯,與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鐵路網連接,通往歐洲各國。

中通道— 主要吸引華中和華北地區的貨物,通過京廣、京包和集二線,在內蒙古的二連浩特與蒙古國和俄羅斯鐵路網連接,通達歐洲各國。

東通道— 主要服務華東、華南和東北地區的貨物,通過京滬、京哈及濱州線,在內蒙古的滿洲里口岸和黑龍江的綏芬河口岸,與俄羅斯連接,前往歐洲各國。

通行中歐班列最多的四個城市:西安、成都、重慶、鄭州。

6 、亞投行

2015年12月25日成立,初始法定股本1000億美元,原始會員57個,截至2024年九月已增至110個。覆蓋全球81%的人口和65%的GDP,包括14個G20國家、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混合構成,累積融資批准將近300個項目,總融資金額達537億美元,並動員超過1700億美元資本投入基礎設施領域,覆蓋37個亞洲域內及域外成員,領域重點包括交通、能源、公共衛生及數字基礎設施等,氣候融資逐年提升。中國認繳297.804億美元,占比30.34%,投票權26.06%,是第一大股東。截至2024年,菲律賓、丹麥、科威特、馬來西亞、波蘭、南非、泰國退出。

挑戰

 1、西方國家集體抵制

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

2021年G7提出,預定2035年前為開發中國家提供40萬億美元,以投資改善氣候與健康安全、數位技術和性別平等方面狀況,次年G7又提出「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係倡議」PGII取代,計劃在發展中國家投資6000億歐元,協助建設永續基礎設施。

全球門戶計劃 Global Gateway

計劃在2021年至2027年由歐盟投資3000億歐元,優先投資非洲,其中半數發展非洲綠色轉型、數字轉型、經濟可持續發展、醫療保健和教育。

2、川普對等關稅要脅

先前愛沙尼亞、菲律賓與義大利退出一帶一路,原因各異,但今年二月巴拿馬總統對美承諾不再續簽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完全是在美國壓力下造成!目前美國在與其他國家談判關稅時,也將退出一帶一路項目列為重點之一,藉此要脅其他國「脫中入美」,是否會引發退群效應?雖未可知,但美國若堅持如此,必然產生影響。

3、大陸經濟成長趨緩

儘管2024大陸GDP成長5%,達成官方預設目標,但消費動能萎縮、房地產市場疲軟、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地方財政頻出狀況、產能過剩、廠商大量外移等現象,不僅使外界看壞中國大陸經貿,對於一帶一路的推動當然有負面影響。

4、沿線國家債務增加

根據美國智庫2023年研究,中國大陸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貸款高達一萬一千萬億美元,其中80%款項用在財政困難國家。由於一帶一路項目多為基礎設施,屬於中長期計劃,短期內必然造成債務增加。2022年8月中國大陸曾宣布,免除非洲17國23筆債務,總額約1400億美元,但債務仍不斷累積,這對當事國固然是沉重的負擔,中國大陸的壓力也隨之增加,對各國貸款自然變得越來越謹慎。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債務增加,固然是難以否認的事實,但一帶一路卻絕對不是造成「債務陷阱」的主因。2022年英國債務正義組織發佈報告,根據世界銀行數據推算,非洲國家政府外債中,12%來自中國,35%來自西方,尤其是西方私營機構;中方貸款利率為2.7%,西方貸款利率則為5%。

2023年4月,巴基斯坦外債約1257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203.75億美元,僅占總額16.2%。2023年3月,斯里蘭卡外債276億美元,其中來自私人債權人的貸款占比53.6%,多邊債權人占20.7%,中國僅占10.9%。2023年3月,肯亞外債366.6億美元,其中46.3%債務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世界銀行等多邊金融機構有關,中國只佔17.2%。

5、地緣政治詭譎多變

一帶一路所經地區既涵括歐亞大陸,又包括太平洋、印度洋與大西洋沿岸國家,無論陸權論或是海權論,都視為非常重要。各國在一帶一路的總目標下,雖享有部分共同利益,但彼此之間的地緣衝突依然存在,這就造成一帶一路倡議的不穩定性,例如印度與巴基斯坦、中亞、中東國家,甚至中國大陸與外蒙及俄羅斯,都經常出現摩擦或衝突,再加上美國不時搧風點火,使得一帶一路更增困難。

中華戰略學會秘書長鄭禮國(左)致詞。

機遇

1、單邊主義減低集體威脅

由於川普上台,美國孤立主義、單邊主義傾向更加明顯,拜登時代聯合西方國家共同打壓中國的作為隨之減弱;再加上對等關稅引發的關稅戰,造成美國許多盟友對美國的不信任和反感升高,中國大陸所受壓力相對減少。

2、美國壓制加速中國突破

美國近年來在經貿加強抵制,在科技上擴大封鎖,雖然造成中國大陸相當大的衝擊,也促成中國加速科技突破。在航空航天、載人深潛、無人機、人工智慧、綠色能源、量子通訊、高速鐵路、資源探勘、自動化、超導、電子技術、核技術、雷射等領域取得許多世界領先的成果,在半導體方面也有長足進步。特別是能源轉型和綠色發展方面,從歐洲到拉丁美洲,從撒哈拉沙漠到南太平洋海域,共建一帶一路的綠色實踐不斷深化。

3、俄烏戰爭可望短期結束

儘管北約國家仍未放棄對烏克蘭的支持,但在川普已迫使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並公開指責烏克蘭破壞談判,預期俄烏談判達成協議時間不會拖得太久,屆時歐洲國家對俄羅斯制裁鬆綁,將有助中歐班列。

4、美歐關係轉變對華有利

自從川普上任,美國與歐盟之間價值觀分歧深化、利益衝突加劇、安全合作出現裂痕等狀況日益明顯;已有從政策差異逐漸演變為結構性對立的跡象。如果美國持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擺出強權霸凌姿態,歐洲很可能推進戰略自主,在經貿上與中國關係可望改善。50年來中歐年貿易額從24億美元增長到7858億美元,增長了三百多倍,未來應可穩定成長。

5、中國東協經貿關係強化

東協國家一向試圖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新加坡智庫最新民調,如果需要在美中對抗時選邊站,50.5%東協國家人民將選擇中國,49.5%選擇美國,這是2020年度調查以來,中國首次超越美國。59.5%的東協人民認為中國在東南亞經濟影響力最高,只有14.3%認為是美國;政治影響力方面,也有43.9%認為中國最高,25.8%認為美國較高。關稅戰開打後,東協許多國家是重災區,深化域內貿易投資合作已成為共識,中國是東協中九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也是該地區的第三大外資來源,東協則是中國最大貿易夥伴,雙邊經貿關係可望更加穩固。

一帶一路與台灣

原本有很大空間,但在兩岸關係交惡後,已經喪失良機。

結論

一帶一路具有經濟、戰略、安全、政治多方面的意義,既是中國大陸想要突破美國封鎖的重要戰略,也是美國想要遏制中國崛起的重要目標。過去十幾年來,一帶一路已發揮顯著作用,只是挑戰與機遇始終並存,儘管中美博弈不會停止,但一帶一路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中華戰略學會研討會 汪誕平主講「一帶一路的挑戰與機遇」 川普對等關稅要脅「脫中入美」 中國加速應變突圍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珠寶鑑價師「花輪哥」黃傑齊 北檢依詐欺罪嫌起訴 珠寶鑑價師「花輪哥」黃傑齊 北檢依詐欺罪嫌起訴
Next Article 二信高中王實修跨越視障逆風而上 獲2025總統教育獎 二信高中王實修跨越視障逆風而上 獲2025總統教育獎

最新消息

音樂精靈愛毛小孩 站台康普動物醫療中心 獲頒終生VVIP
音樂精靈愛毛小孩 站台康普動物醫療中心 獲頒終生VVIP
娛樂
2025 年 5 月 23 日
ON the Green富錦街旗艦店開幕 韓系高爾夫時尚登台「電豹女」化身一日店長引爆話題
ON the Green富錦街旗艦店開幕 韓系高爾夫時尚登台「電豹女」化身一日店長引爆話題
娛樂
2025 年 5 月 23 日
金馬男配張世「一演入魂」成催淚彈感動電影「趙志昇」將軍原型人物「柳哲生」一家人
金馬男配張世「一演入魂」成催淚彈感動電影「趙志昇」將軍原型人物「柳哲生」一家人
娛樂
2025 年 5 月 23 日
『2025 7-ELEVEN 高雄啤酒音樂節』最令你陶醉的音樂、啤酒及美食開啟屬於你的夏天
『2025 7-ELEVEN 高雄啤酒音樂節』最令你陶醉的音樂、啤酒及美食開啟屬於你的夏天
娛樂
2025 年 5 月 23 日

copyright © more-new.tw 墨新聞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