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
  • 地方
  • 生活
  • 綜合
  • 文教
  • 醫藥健康
  • 旅遊美食
  • 娛樂
  • 體育
  • 政治
  • 地方
  • 生活
  • 綜合
  • 文教
  • 醫藥健康
  • 旅遊美食
  • 娛樂
  • 體育
地方

中市建設局低碳永續績效奪雙冠! 榮摘113年度「溫室氣體管制」與「永續發展」雙料首獎肯定

新聞中心
Last updated: 2025 年 11 月 27 日 上午 11:29
新聞中心
Share
9 Min Read
中市建設局低碳永續績效奪雙冠! 榮摘113年度「溫室氣體管制」與「永續發展」雙料首獎肯定
SHARE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建設局落實市長盧秀燕「以人為本、友善宜居」的施政理念,並積極呼應國內外低碳永續與減碳趨勢。在 113 年度的「溫室氣體管制執行績效考核」中勇奪甲組第 1 名「績效優良獎」,於「永續發展業務執行績效考核」永續環境組也獲得第 1 名「永續績效獎」。這些成績不僅彰顯市府團隊在公共建設與環境維護上的努力,更展現台中在減碳、永續與城市治理上的亮眼表現。

啟動「PFI 路燈增亮減碳計畫」,與民間企業簽訂長期合約,加速淘汰傳統燈具,有效降低能源使用與碳排放

建設局長陳大田指出,城市綠地、人行環境、道路照明與交通動線,都是推動低碳永續城市的重要關鍵。市府近年積極推動「台中美樂地計畫」、「人均綠地提升」、「無障礙人行道佈建」、「道路燙平與維護」及「LED節能路燈換裝」等多項措施,同時強化公私協力機制,與台灣山林復育協會、台積電及多家企業合作,透過企業認養、植栽補植及植林復育,讓綠化與減碳效益更持久、更具專業。

強化公私協力機制,透過企業認養、植栽補植及植林復育,讓綠化與減碳效益更持久

陳局長進一步感謝委員對建設局團隊的肯定,他表示,建設局將持續秉持市府「以人為本、友善宜居」的施政方針,深化低碳城市建設思維,推動更多友善、無障礙且兼具減碳功能的公共空間工程,提升市民生活品質。

后里環保公園設有大面積的綠地空間,配合花卉營造舒適空間

建設局說明,在綠地推動方面,「美樂地計畫」以綠美化與共融環境同步並進,有效提升人均綠地面積;此外,市府也在台74線高架橋下及多處道路綠帶推動「引風、增綠、留藍」作業,並與企業攜手建置逾 13 公里帶狀綠廊,不僅強化城市景觀,也具備生態減碳與降溫功能,有效緩解都市熱島效應。

建設局在 113 年度的「溫室氣體管制執行績效考核」中勇奪甲組第 1 名「績效優良獎」

在人行環境與交通動線方面,建設局全面提升「道路燙平」與「無障礙人行道」品質,從人行道寬度、坡道設計到輪椅與嬰兒車通行需求均同步改善,並整併植栽、人行滲透鋪面、行道樹修剪及道路維護作業,以提升行人安全與城市可達性。

后里森林公園擁有多株原生樹種成林蔭,是市民休憩的優良空間

在照明系統升級方面,市府啟動「PFI 模式節能燈具換裝暨維護專案」,與民間企業簽訂長期合約,加速淘汰傳統燈具,並優先在校園、車站、醫院、景區及商圈等高人流地區更換傳統鈉光燈為新式節能LED燈具。此措施不僅大幅提升夜間照明品質,也有效降低能源使用與碳排放,是台中在節能設備升級與照明管理上的重要里程碑。

建設局強調,市府團隊將持續以「減碳降溫、與自然共融」為核心理念,推動更多友善公共空間與永續建設,持續提升台中的城市品質與居民福祉,並與市民攜手打造「宜居、低碳、共好」的永續城市願景。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中市建設局低碳永續績效奪雙冠! 榮摘113年度「溫室氣體管制」與「永續發展」雙料首獎肯定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心智障礙者「有話無地講」透過畫筆抒發 圓融行善團集資22萬元鼓勵 呂俞賢回贈「城市之王」畫作 心智障礙者「有話無地講」透過畫筆抒發 圓融行善團集資22萬元鼓勵 呂俞賢回贈「城市之王」畫作
Next Article 秋冬限定 芒花隨風綻放 新北推賞芒抽好禮 秋冬限定 芒花隨風綻放 新北推賞芒抽好禮

最新消息

台灣青年再登COY20!   PAC 打造「職涯式 ESG 人才路徑」登上國際
台灣青年再登COY20! PAC 打造「職涯式 ESG 人才路徑」登上國際
文教
2025 年 11 月 27 日
2025中市傑團分享卓越績效 12縣市齊聚開啟合作契機
2025中市傑團分享卓越績效 12縣市齊聚開啟合作契機
地方
2025 年 11 月 27 日
中市府與中央共創雙贏 榮獲金安獎優等
中市府與中央共創雙贏 榮獲金安獎優等
地方
2025 年 11 月 27 日
看不見的良心工程! 水利局榮獲金安獎肯定 邁向工程安全最佳化
看不見的良心工程! 水利局榮獲金安獎肯定 邁向工程安全最佳化
地方
2025 年 11 月 27 日

copyright © more-new.tw 墨新聞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