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縣政府於辦理,國家發展委員會及衛生福利部指導的「東海岸長濱 liáo 天室」,連2日在回長濱會館及金剛山與太平洋交會的壯闊場域辦理。在回長濱會館以「聲音療癒‧心靈共振」為主題,透過聲場共振與靜心引導開啟身心調頻;在金剛山與太平洋交會的壯闊場域,則以「百人蘇菲旋轉」圓滿結束系列性活動。

臺東縣政府副縣長王志輝、國家發展委員會林鐘榮副處長出席「百人蘇菲旋轉」,在金剛大道與百位民眾,隨著風潮音樂創辦人楊錦聰與愛蘇菲部落講師群帶領下,跟著音樂緩緩展開身體、旋轉、呼吸,在日光與海風中體驗自然療癒的感動。

縣長饒慶鈴表示,臺東的「療癒」不只是靜坐或旅行,而是一種回到土地、回到自己、回到生活的方式。「東海岸長濱 liáo 天室」讓療癒成為可被日常實踐的行動,讓土地與人彼此照見、彼此滋養。饒慶鈴指出,「百人蘇菲旋轉」現場氛圍靜謐而深刻,伴隨海風與樂聲交織,民眾漸漸放下身體緊繃與情緒負荷。有參與者分享:「一開始練習旋轉時心中仍有雜念,但越轉越安靜,感覺身體被這片大地擁抱,重新感受到與土地的連結,這是我這次活動最大的收穫。」

社會處長陳淑蘭指出,「東海岸長濱 liáo 天室」最終場結合長濱的自然能量與在地文化脈動,透過「聲音療癒」與「身體旋轉」兩日體驗,帶領民眾從身體感受中重新建立與土地的連結。陳淑蘭表示,無論是透過聲音與呼吸開啟覺察,或在金剛大道上隨旋轉展開更深層的內在對話,活動皆讓「療癒」從現場延伸至日常生活。陳淑蘭說,「liáo」涵蓋多重意涵──「聊聊」在地人情,走進居民生活的溫度;「瞭解」土地歷史,感受文化與自然的緊密連結;「療癒」疲憊身心,讓海風與山光撫慰內在。她強調,縣府未來將持續透過多元形式推廣身心照護與地方創生,讓臺東成為讓身心都能休憩的生活之地。
國家發展委員會表示,為推動「地方創生廊帶」試點計畫,今年特別選定臺東長濱鄉,以「慢活」與「療癒」為主題,結合區域治理、跨部會整合及企業資源,共同打造具生活與旅遊吸引力的創生場域。自5月起啟動「東海岸長濱 liáo 天室」,並結合「自然醒慢活祭」淨心慢旅行、「臺東最美星空」等主題,展現長濱融合自然、文化與創意經濟的多元樣貌。國發會指出,未來將持續與地方攜手合作,鼓勵青年返鄉與社區共創,並結合節慶、文化展演與地方品牌推廣,讓長濱成為「創生即生活、療癒即日常」的典範小鎮,讓更多旅人能在山海之間找回生活的節奏與感動。

臺東縣政府表示,從「自然醒慢活祭」到「東海岸長濱 liáo 天室」象徵臺東推動「文化 × 療癒 × 社區」整合的具體實踐。透過藝術與在地夥伴的合作,凝聚居民情感、推動地方產業轉型。未來縣府將持續以文化為基底,結合觀光、社福與社區發展能量,打造更多兼具療癒與創生意涵的地方行動,展現臺東從土地出發的永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