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今(13)日召開第38次工作會報後記者會,總協調官、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說明光復鄉災後最新復原進度。救災已邁入第20天,市容與主要道路清理大致完成,下水道與側溝清淤穩步推進,預計於10月15日前全數打通。
季總協調官指出,目前堰塞湖仍維持紅色警戒,但水深約20公尺、蓄水量僅155萬噸,為災前的1.7%,流量穩定不足以構成威脅。堤防修築長2,860公尺已趨完成,馬太鞍溪疏浚量達12.8萬立方公噸;待疏散撤離應變計畫最終確認並完成兵棋推演後,將研議下調警戒等級。
在教育復原方面,季總協調官表示,大進國小僅剩1名災民仍收容,校舍空間即將全面恢復教學使用;光復商工亦於今日全面復課,光復鄉各級學校實體上課率國中92.5%、國小93.8%、幼兒園52.9%,象徵災後教育逐步回歸正軌。為確保安全,復課學校皆採取「學生與工程人員分流」措施,讓教學與重建作業互不干擾。
教育部長鄭英耀指出,光復國中在洪災中受創嚴重,足球場一度淤沙高達1.5公尺,需上千車次清運,經各方協力已恢復正常教學。東華大學與慈濟大學也暫時提供場域支援,使體育班與學生得以持續訓練。鄭部長強調,教育部將持續投入經費與資源,加速校園設施重建,讓光復學子在安全的教室中重新展開學習。
季總協調官補充,目前光復地區側溝清理長度已達21.6公里,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以專人專責方式認養地下水道,預定15日前全面打通,確保排水暢通,為重建階段的重要關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