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萬榮鄉馬太鞍溪堰塞湖自7月26日形成後,為精確掌握湖體水位與蓄水量變化,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於8月初即委託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在空勤總隊協助下設置水位觀測系統,進行即時監測。該系統於「樺加沙」颱風期間成功推估堰塞湖溢流時間與流量,為災防決策提供重要依據。然而,9月23日堰塞湖潰壩時因超大水量衝擊,原有水位計受損失效。
為持續精準監測堰塞湖水位消長,林業保育署今(9)日再度委請成大防災研究中心,在空勤總隊直升機支援下,完成新型壓力式水位計安裝。經校正測試後,將即時回傳水位數據,作為防災應變的重要參考依據,協助中央災害前進協調所與地方政府掌握湖體變化與潛在風險。
林業保育署表示,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與中華防災學會長年與日本在砂防議題上密切交流,此次馬太鞍堰塞湖災害也引起日方高度關注。日本在堰塞湖與砂防領域經驗豐富,特別透過「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主動提供一組可由直升機投放的「投入式水位觀測浮標」,預計於10月16日運抵臺灣,屆時將成為補強現有監測系統的重要設備。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感謝日本友好單位的即時支援,並表示此合作象徵臺日雙方在防災科技與災害應變上的緊密夥伴關係。署方強調,未來將持續結合國內外專業團隊,強化堰塞湖與山區崩塌地的即時監測能力,提升整體防災韌性,守護花蓮地區民眾的生命與家園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