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
  • 地方
  • 生活
  • 綜合
  • 文教
  • 醫藥健康
  • 旅遊美食
  • 娛樂
  • 體育
  • 政治
  • 地方
  • 生活
  • 綜合
  • 文教
  • 醫藥健康
  • 旅遊美食
  • 娛樂
  • 體育
醫藥健康

銀髮族食慾差、吃得少 吞嚥障礙警訊

新聞中心
Last updated: 2025 年 9 月 23 日 下午 5:36
新聞中心
Share
6 Min Read
銀髮族食慾差、吃得少  吞嚥障礙警訊
SHARE

墨新聞|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72歲的張先生近期發現用餐時常感到食物「吞不乾淨、卡在喉嚨」,尤其乾硬或易散碎食物更是難以下嚥,用餐時間也越拉越長,醫師發現張先生的喉部上提與舌頭力量不足,吞嚥效率不佳,經安排吞嚥復健訓練,並結合吞嚥電刺激治療,一段時間後,吞嚥力量與協調性逐漸提升,卡卡感已消失,用餐不再折磨。


奇美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林信德指出,老年性吞嚥障礙並非疾病,而是隨年齡增長,吞嚥功能會自然發生一些生理改變,例如吞嚥反射變慢、舌頭與喉部上提幅度下降、咽腔容積變大,導致食物易殘留或需要多次吞嚥才能清乾淨等,都會導致吞嚥的安全邊際變窄。若忽略進食的細節,同時又有感染、藥物副作用、牙口變差或營養不足等壓力,就容易出現嗆咳、食物殘留,甚至造成吸入性肺炎等風險。

林信德表示,若出現七大警訊,建議盡快就醫評估:包括說話聲音變「濁」,變得低啞,像含著水的聲音或用餐時間拉長,甚至必須頻繁配水才吞得下,這時只能吃切得極碎或泡軟的食物,需要連續多次吞嚥才勉強嚥下,慢慢地出現營養不良、脫水跡象,如果經常咳嗽,或反覆胸部感染,如肺炎的情況就要趕緊就醫評估。

若出現警訊,可能不是單純的老化或胃口不好,建議至復健科門診接受評估,找出對個案最安全、最有效率的進食策略。依據結果,醫師與語言治療師會提供個別化的吞嚥訓練、代償技巧與衛教,並視需要串聯營養、牙科等跨領域團隊合作,共同協助長輩克服吞嚥困難,降低進食風險、維持生活品質。

林信德強調,老年性吞嚥障礙不是病,但需要懂得避險。透過提升對「老年性吞嚥障礙」的認識,留意七大警訊,並從生活日常中的口腔清潔、飲食質地與用餐姿勢開始,搭配適當的吞嚥訓練,就能維持良好的進食品質,預防吸入性併發症的發生。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銀髮族食慾差、吃得少 吞嚥障礙警訊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嘉基啟動5億元「八福長照學苑」計畫 打造挪亞方舟概念長照園區、盼募1.5億元 嘉基啟動5億元「八福長照學苑」計畫 打造挪亞方舟概念長照園區、盼募1.5億元
Next Article 北市聯醫完成首例EUS引流術 成功治療壞死性胰臟炎併發症 北市聯醫完成首例EUS引流術 成功治療壞死性胰臟炎併發症

最新消息

音樂精靈林逸欣生日開唱 輪番請出3位嘉賓鋼琴 小提琴和電吉他一同飆演
音樂精靈林逸欣生日開唱 輪番請出3位嘉賓鋼琴 小提琴和電吉他一同飆演
娛樂
2025 年 11 月 2 日
美髮工藝跨界競技 國際美學公開賽西門町較
美髮工藝跨界競技 國際美學公開賽西門町較
綜合
2025 年 11 月 2 日
白沙屯媽祖新北贊境3天 吸引信眾朝聖 祈求媽祖保佑
白沙屯媽祖新北贊境3天 吸引信眾朝聖 祈求媽祖保佑
地方
2025 年 11 月 2 日
麥田出版新書:再會,福爾摩莎
麥田出版新書:再會,福爾摩莎
文教
2025 年 11 月 2 日

copyright © more-new.tw 墨新聞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