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楊秉鈞
花蓮豐田「五味屋」於 8 月 30 日舉辦 17 週年慶生會,並正式啟動全新據點「豐田1921」。

揭幕儀式由觀光署前署長周永暉、高雄餐旅大學林玥秀前校長、花東縱管處洪肇昌副處長、理想大地副董事長梁愛迪、花蓮縣吳勝復議員、花蓮縣政府青發中心執行長黃筱瑩共同主持,建築招牌書法由台南美市術館館長龔卓軍教授題字,為空間注入文化厚度。不只是慶生,是社區共學新據點啟動,承載孩子夢想與文化啟蒙精神更是社區與鐵道文化新篇章的開始,特別安排在火車經過時刻的揭牌合影,象徵鐵道與社區共生連結,為活動增添深刻意涵。
活動邀請志工、贊助人與台灣公益聯盟、尤努斯基金會等社區夥伴齊聚,見證這座承載孩子夢想與社區力量的新地標啟用。

今日的活動周永暉前署長特別致贈聖嚴法師寓意大願力的墨寶,為五味屋新據點送上祝福。
吳勝復議員則是「豐田1921」的前屋主,長期關注社區發展,期盼據點能在村裡持續照顧孩子。

多位貴賓共同為據點揭牌、參觀展覽,並在火車通過時留下大合照,成為本次活動的祝福與見證。東華大學永續發展中心陳組長到場一起見證五味屋以微企業規模,同時實踐SDGs 1, 4, 10, 11, 12(消除貧窮,優質教育,減少不平等,永續城鄉社區,永續消費模式)
「豐田1921」位於豐田車站旁,由兩戶連動老透天與棟鐵皮屋的建築物閒置空間再利用,將成為豐田地區兒少課後照顧、青年共享創作、社區交流及文化展演的基地,延續五味屋長年守護教育與凝聚社區的使命。
其命名別具深意,不僅取自鐵皮屋 19 號與水泥屋 21、23 號的門牌,象徵不同結構的空間同樣值得被珍惜,也呼應 1921 年林獻堂與蔣渭水創立台灣文化協會的歷史,寓意以文化力量推動社會進步,展現地方故事與教育精神的延續。
「豐田1921」最受矚目的,是花蓮藝術家諾石阿寶帶領孩子們共同完成的「大巨人與小朋友」彩繪牆,守護與希望的形象矗立於鐵道旁,成為縱谷新地標。牆下設計的「祝福石共創」,則邀請來賓與孩子們彩繪石頭並堆疊,營造出充滿寓意的「祝福地景」。

週年慶活動展覽由繪本作家玉米辰為主軸,因2025年五味屋將出版的「五味雜陳立體書繪本」由玉米辰老師策劃,故共同展出玉米辰老師近作風琴摺繪本《若是咧送批》。這部全長七公尺的作品,以郵差送信的隱喻串起受難者家書,揭示被封存的歷史記憶,被譽為「台灣版格爾尼卡」。讓學童的作品與歷史藝術相互對話,呼應過去與未來,體現教育傳承與文化創新的連結,也象徵老屋新生過去與為來之連結。

此次慶生會邀請社區夥伴、志工們與玉里醫院溪口精神護理之家的住民參加,不少人因孩子親手寫的邀請卡而再次相聚。五味屋表示,雖然「豐田1921」啟動時僅完成外牆壁畫與內部基礎整修,但未來將逐步發展為兒少課後照顧基地、青年共享空間與五味屋行政策劃中樞,並結合食農教育與稻寶米包裝,打造鐵道沿線的文化新景點。
在山與鐵道之間,「豐田1921」如同縱谷裡的一朵無言花,靜靜綻放,陪伴孩子成長,凝聚社區力量,開啟共學共創的新篇章。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五味屋 17 週年慶生會 「豐田1921」 揭幕 社區共學新據點啟動 承載孩子夢想與文化啟蒙精神 不只是慶生更是社區與鐵道文化新篇章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