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
  • 地方
  • 生活
  • 綜合
  • 文教
  • 醫藥健康
  • 旅遊美食
  • 娛樂
  • 體育
  • 政治
  • 地方
  • 生活
  • 綜合
  • 文教
  • 醫藥健康
  • 旅遊美食
  • 娛樂
  • 體育
地方

中央不補助學校電費 侯友宜宣布每年約7.1億元電費 由市府自行編列全數承擔

新聞中心
Last updated: 2025 年 8 月 22 日 下午 6:28
新聞中心
Share
10 Min Read
中央不補助學校電費 侯友宜宣布每年約7.1億元電費 由市府自行編列全數承擔
SHARE

墨新聞|記者孫筱華/新北報導

新北市114學年度第1學期公私立學校校長會議今(22)日舉行,新北市長侯友宜出席會議時表示,中央自115年度起停止補助公私立學校電費,這會影響全市338校、近40萬名學生,每年約需7.1億元電費。他說,新北市府決定7.1億元電費,由市府全數編列承擔,以確保學校正常運作,讓學生在公平、安全的環境中學習。
侯友宜指出,教育是改變的先驅,孩子的受教權絕對不能等,儘管新北市在人均預算是六都最低,新北市教育預算編列達755億元,因此決定新北市公私立學校每年約需7.1億元的電費,由市府全數編列承擔。
今日公私立學校校長會議聚焦未來AI教育,侯友宜也宣布將以在地MIT(Made in Taiwan)到國際MIT(麻省理工)跨國啟動全國首創「AI素養教育三年計畫」,導入麻省理工學院MIT RAISE與跨國教育組織 i2Learning 共同開發的全球 Day of AI 課程。侯友宜說,AI浪潮已大幅改變產業與生活樣貌,教育必須率先迎向挑戰,讓學生在認識、理解、應用AI的基礎上成長。
侯友宜今天參加新北市114學年度第1學期公私立學校校長會議。(新北市政府提供)
侯友宜表示,「AI素養教育三年計畫」對象涵蓋全市國小至高中階段學生,預計115年起將班級電腦更新為AI電腦,目標4年內打造全國最先進的智慧教室。侯友宜說,AI素養教育不僅是工具的操作,更涵蓋認識、理解、應用到反思的完整歷程。他也提醒教育工作者使用AI同時必須具有反思辨識能力,學校亦要強化學生的判斷與道德意識,善用AI工具分析統整功能,讓「品德教育」與「適性教育」始終成為教育核心。
侯友宜宣布將以在地MIT(Made in Taiwan)到國際MIT(麻省理工)跨國啟動全國首創「AI素養教育三年計畫」。(新北市政府提供)
教育局表示,本屆校長會議以「AI未來∞素養」為主題,介紹由《親子天下》教育創新中心、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與光寶文教基金會贊助的「AI素養教育普及計畫」,體驗麻省理工學院MIT RAISE與跨國教育組織i2Learning共同開發的全球Day of AI課程。現場同時發表全球第一本實用型行政工具書《行政減量AI手冊》,協助學校行政團隊提升AI應用與數位治理效能,加速實現智慧學習城市願景。教育局說,今年正式邁入「AI教育局元年」,人人有「AI智慧秘書」,共有650個AI Agent人機協作,由市府出發推動行政減量,實現教育治理全新進化。
「AI時代新素養」論壇,邀請全球最大電腦科學教育非營利組織Code.org學術長Pat Yongpradit分享國際AI教育政策與課程實務經驗;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則以「AI時代,教育必須不一樣」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強調人文價值與「以人為本」的教育核心。隨後,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及嚴長壽董事長進行深度對談,從市政推動與教育現場的雙重視角,探討AI教育在校園落實的機會與挑戰,激盪出更多實務可行的發展方向。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中央不補助學校電費 侯友宜宣布每年約7.1億元電費 由市府自行編列全數承擔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中市文化局攜手產官藝 一起打開文化ESG新契機 中市文化局攜手產官藝 一起打開文化ESG新契機
Next Article 高雄女監照顧服務員訓練班結訓 20位學員成長為「照顧天使」 高雄女監照顧服務員訓練班結訓 20位學員成長為「照顧天使」

最新消息

潘宇謙破釜沈舟 推第三張專輯「當最後一張來做」
潘宇謙破釜沈舟 推第三張專輯「當最後一張來做」
娛樂
2025 年 8 月 22 日
劉福助「講古阿公」重返舞臺 世代共演傳藝新篇章
劉福助「講古阿公」重返舞臺 世代共演傳藝新篇章
娛樂
2025 年 8 月 22 日
北市勞動局傳授「7不3要」原則 破解求職陷阱
北市勞動局傳授「7不3要」原則 破解求職陷阱
生活
2025 年 8 月 22 日
「從人權到人禍?」終身監禁的代價,誰在付?台灣矯正體系的沉重負擔
「從人權到人禍?」終身監禁的代價,誰在付?台灣矯正體系的沉重負擔
地方
2025 年 8 月 22 日

copyright © more-new.tw 墨新聞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