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潘明賜/台北報導
記者潘明賜/桃園報導
國內鼎鼎有名的「三岳書法篆刻大師」王北岳、王宗岳與翁文煒(字鎮岳)等3人,這1、20年來先後殞落,為書法篆刻界的一大損失,但他們的藝術成就與精神,已成為為後輩學習的優良典範。尤其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王北岳大師,為齊白石大師的再傳弟子,畢生以致力發揚篆刻藝術為己任,積極蒐集整理篆刻文物,為台灣的篆刻藝術的傳承奠基。「三岳書法篆刻大師」的傳人、圓光佛學院暨華梵大學助理教授吳大仁今(13)日指出,王北岳大師於1949 年來台後,號召聚集來自大陸的篆刻家,成立中華民國篆刻學會,發揚篆刻藝術,承先啟後,對篆刻界的發展厥功甚偉,令人緬懷不已。

吳大仁表示,他14 歲時,在佛光山讀書時,受星雲大師之命,尋覓書法老師教授書法,於是他就下山邀請到王宗岳大師上山,為25位同學教授書法,王宗岳大師是他的啟蒙老師。之後,又拜入翁文煒大師門下,後來到台北闖天下,經由翁文煒大師推薦跟隨王北岳大師學習。他是跟王宗岳大師學傳統書法,包括漢隸、行書等;跟王北岳大師學創意書法、大小蒃與篆刻,也接受文學指導,並在王北岳大師晚年时,為其到華梵大學與故宮授課;跟翁文煒大師則學畫佛像與人物。他受到三位大師的品德教誨與書畫技巧教授頗多,真的很感恩。值得一提的是,三位大師的藝術成就,儘管都已達登峰造極之境,但行事作風都很低調。
王北岳大師,1926年生,河北省文安縣人。治印、作書皆以字「北岳」行。國立北京大學園藝系畢業。先祖均為達官,通德世家,自幼深受薰陶,好書畫尤精工藝。1949 年來台,先後在建國中學、第二女中等校,後轉入公職,再任總統府參議。公餘傳藝授業,兼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大學等校美術系教授、美國加州大學客座教授。
王北岳為中華民國篆刻學會發起人、海嶠印集原始發起人,曾任中華民國篆刻家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中國畫學會理事兼秘書長、美洲中華書法學會顧問與西冷印社理事。

王北岳畢生致力篆刻藝術,專心蒐集整理篆刻文物,如古今印譜、名人印拓、原刻印石、銅印、印材、篆刻著作等無不傾力收羅,精心研究。著作豐富,以《篆刻藝術》最為暢銷,曾榮獲「金鼎獎」;另《篆刻研究彙編》,介紹台灣40年來篆刻藝術發展,備受書壇肯定。
翁文煒大師,1918年生,字鎮岳,別署晚香草堂,原籍福建閩侯,於上海出生,書畫資歷超過60 年,擅長仕女、人物、宮室、鞍馬,傍及山水、魚獸,畫境寬廣,無不精妙,猶擅界畫,飛丹縷翠,精細絕倫,溥心畬大師稱讚其已步入宋元堂奧,陳定山稱其人物仕女之精,宮室樓台之善,非現代一般畫家所能做到,張大千大師讚嘆其畫作非明清人所能夢見。
翁文煒遍訪日本、菲、韓、星、馬各國及大陸北京、廣東、福建、浙江等地畫院舉行個展,前後獲得榮譽金獎章及中國榮譽文藝獎章,日本旅博覽會獎,電影金馬獎等多項大獎,作品入藏美國春田美術館及國內外各大美術博物館等。特別是翁文煒是兩蔣時代的御用畫家,目前網路可見一幅其所繪製的作品「羲之愛鵝」,落款作者翁文煒,蔣孝武敬贈;據傳當年政府致贈英國女王伊莉莎白的大型青花瓷,上面所繪的畫作,也是翁文煒的得意作品。


王宗岳大師,1915生,廣東潮安縣人,自幼耽溺翰墨,博涉多能。公職閒暇之餘喜好臨池,交遊對象多為藝文人士。作品偶爾參加國內外美展,或擔任公司、團體所舉辦的書法比賽評審,作示範性展出。經常免費指導登門求教的年輕朋友;其在書法領域默默耕耘,心志淡泊、不求聞達,頗為藝壇推崇。(取材國立歷史博物館、文化部典藏網與孟焦畫坊網站)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緬懷「三岳書法篆刻大師」王北岳、王宗岳、翁文煒 典型在夙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