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半世紀風霜、見證無數旅人抵達太魯閣的「東西橫貫公路」牌樓,從11月17日起正式啟動修復工程,預計工期約4個月。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強調,施工期間將不影響人車通行,也盼這座歷史地標,在未來以更穩固的姿態,繼續守護中橫東端入口。
這座建於民國49年的牌樓,是中橫公路通車的重要象徵,採三間四柱三樓式結構,金黃琉璃瓦屋頂搭配黑底金字匾額,自右至左寫著「東西橫貫公路」,早在民國94年就被公告為花蓮縣歷史建築。
去年10月底,康芮颱風重創太魯閣園區,隨後展開多項搶修作業。不料,11月4日,一輛作業後返程的工程車,吊臂未妥善收納,不慎撞擊牌樓上梁,造成匾額部分字體掉落、上梁損傷。幸好整體結構無虞,太管處也隨即啟動修復規劃。
目前現場已搭設鷹架與安全圍籬,傳統建築與現代修繕工法交錯的畫面,意外成為旅客拍照打卡的新焦點。太管處表示,修復過程將依原貌復原、加強結構安全,讓這座陪伴中橫走過65個年頭的地標,再次綻放風華,迎接下個世代的探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