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
臺北市府都發局在蔣萬安市長施政三週年之際,積極實現「安住宜居」施政願景,都發局不僅在社會住宅的興建與入住量能上繳出亮眼成績,更從都市規劃層面,積極應對氣候變遷,打造更具韌性與舒適度的宜居臺北。

北市府說,都發局持續高效推動社會住宅興建,成果斐然。在蔣市長任內三年,北市社會住宅累計已開工共1,497戶,完工共4,805戶;115年預計開工2,456戶,完工1,975戶。其中指標性的西寧國宅改建案,已完成社宅綜合大樓初步規劃,預計115年搬遷及拆除大樓並於121年竣工,將可提供約1,000戶社宅及多元社福設施。
為實質優化社宅居住品質及管理機制,都發局積極推動社宅冷氣設備的優化與普及,讓住戶入住即可享有高品質且舒適的居住環境。114年度已有5處新社宅試辦冷氣以租代買方案,115下半年啟用之社宅將由住都中心統一租賃冷氣,而現在施工中及規劃中社宅則將統一採購裝設冷氣,在管理機制方面,都發局建置的「社會住宅統一登記平台系統」即將於114年12月底上線,開放民眾隨時登記社宅,強化市民申請體驗,回應申請社宅統一登記平台需求,大幅加速民眾申請社宅作業。並從115年上半年招租的培英及力行社宅實施,全面提升行政效率與便民服務。

為協助新婚、育兒家庭降低居住負擔,都發局積極拓展公有出租住宅的多元供給,將都更分回、公益設施捐贈等取得的住宅資源納入「幸福住宅專案計畫」,鎖定新婚2年內或育有0至6歲子女的育兒家庭出租,114年已入住共156戶,115年預計可再釋出43戶。此外,針對社宅內的育兒家庭實施租金加碼補貼,自112年6月實施迄今,已幫助多達1,214戶家庭,展現了蔣市長打造友善育兒環境的決心。

面對氣候變遷,都發局積極推動「體感降溫計畫」並進行多項法規改革。113年底公告「擬定『臺北市開發基地體感降溫專案』細部計畫案」,以提供立體綠化及連續遮簷設施免計容積等誘因鼓勵私部門參與綠化,114年5月發布施行「臺北市建築物能源耗用管制辦法」,114年7月修訂「臺北市新建建築物綠化實施規則」。同時,亦積極推動「遮陽傘計畫」,選定重要路口設置人工遮陽設施,打造都市「涼點」,預計115年上半年完成設計,市府透過法制與實踐並行,以期達成體感降溫2℃目標。
都發局持續從全市框架出發,推動處理跨行政區的都市發展課題,以「全市都市計畫通盤檢討」重新檢討土地使用分區劃設合理性,確保都市計畫貼合實際發展需求,預計115年上半年辦理公展法定程序。此外,自TOD2.0計畫公告發布實施以來,迄今已有17件申請案,另為因應都市發展的變化,市府將啟動「TOD3.0計畫」,藉由檢討捷運場站周邊發展,並強化公益性,研議容積獎勵及基準容積調整機制,增加社宅多元取得方式,落實大眾運輸導向之發展理念。
蔣市長上任三年,都發局始終將市民的「安住宜居」放在首位,同時透過前瞻性的都市規劃,積極應對氣候變遷,打造一個兼具韌性與永續性的宜居臺北,讓臺北成為「人人有房住、出門皆舒適」的國際級城市。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實現「安住宜居」 北市都發局三年社宅完工4,805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