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湖職能工作坊,成立於民國91年,至今已邁入第23年,是一個專為思覺失調症及其他精神疾病康復者所設立的社區日間型復健機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團體之一,就是以音樂為媒介的「烏克麗麗樂團」。

心湖坊秉持「以人為本、以復元為核心」的理念,透過多元職能訓練、團體活動與社區參與,協助病友重拾生活自信與社會角色。心湖坊烏克麗麗樂團自成立以來,在張淑雲音樂老師指導下老師,從最初的5位成員發展至今已有10位學員,樂團成員不僅在院內進行表演,更積極走入社區,前往各機構、日照中心及活動現場演出。透過音樂傳遞復元的力量,不僅增進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理解,也減少汙名與隔閡。
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說,以鄧姓學員為例,他於去年加入心湖坊,初來時對樂器一無所知,卻憑著堅持與努力,在專業烏克麗麗老師的指導下,利用每月2至3次的課程、團練與自主練習,半年內便能登台與團員共同演出,參與鳳凰盃節目、老人日照中心及南港心衛中心開幕等多場活動,展現復元歷程中的勇氣與成就。
職能治療師蕭家慧表示,心湖坊重視每位學員的個人優勢與自主發展,並依據學員特長分配團體任務,如歌唱、打鼓、彈奏樂器或陶笛演奏等,讓團體的音樂表現更豐富多元,也讓每位成員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並藉由音樂技巧的學習獲得成就感與認同感,進而提升內在動機,減少疾病帶來的影響與社會排斥。
心湖坊負責人兼職能治療師江宸睿表示,復元不是回到疾病前的樣子,而是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職能平衡。音樂成為溝通的橋樑,也讓社區民眾看見精神復健者的努力與生命力,從中感受理解、接納與希望。
心湖坊除音樂活動外,亦提供多樣職能訓練課程,包括手作工藝、心理治療、生活技能訓練、社區適應與支持性就業服務等,協助學員逐步重返社會、實現自立生活。
誠摯邀請正在與精神疾病奮鬥的朋友們,勇敢踏出復元的第一步,加入心湖坊的行列。無論是學習音樂、培養新興趣,或是與夥伴共同成長,心湖坊都將陪伴您,一起在生活的節奏中找到自己的旋律。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以音樂為樑 拉近思覺失調與社區的距離 心湖坊的復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