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
  • 地方
  • 生活
  • 綜合
  • 文教
  • 醫藥健康
  • 旅遊美食
  • 娛樂
  • 體育
  • 政治
  • 地方
  • 生活
  • 綜合
  • 文教
  • 醫藥健康
  • 旅遊美食
  • 娛樂
  • 體育
文教

第二十一屆雲林文化藝術獎隆重頒獎 百位藝術家見證雲林文藝成長茁壯

新聞中心
Last updated: 2025 年 11 月 3 日 上午 11:28
新聞中心
Share
22 Min Read
第二十一屆雲林文化藝術獎隆重頒獎 百位藝術家見證雲林文藝成長茁壯
SHARE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雲林藝文界年度文化盛會-第二十一屆雲林文化藝術獎頒獎今(2)日下午於雲林表演廳隆重登場,除了最受矚目的貢獻獎外,尚有10類藝文競賽,分別為文學獎新詩類、散文類;表演藝術獎西洋音樂類、舞蹈類、戲劇類;美術獎水墨類、書法類、西畫類、工藝類、攝影類等,經邀請學者專家審慎評選,共99位得獎人脫穎而出。縣長張麗善、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一同頒獎與致賀,並感謝渠等為雲林文化藝術的貢獻。

第二十一屆雲林文化藝術獎隆重頒獎 百位藝術家見證雲林文藝成長茁壯

張縣長表示,一年一度的雲林文化藝術獎頒獎典禮已邁入第二十一屆,今年在文學類、美術類、表演藝術類別上,透過全國性評審評選出最優良的人才92位;而被譽為藝文界的奧斯卡獎-貢獻獎則有7位,透過今天隆重的頒獎典禮,要讓每一個傑出的文化藝術人才讓大家看見,也展現雲林的文化底蘊,讓大家看到雲林縣真的已經不一樣了。

貢獻獎頒獎

張縣長說,貢獻獎被譽為雲林縣藝文界最高殊榮,今年由新興閣掌中劇團鍾任樑團長、霹靂國際多媒體戲劇黃逢時顧問、北港樂團團長陳哲正老師、旭陽民俗車鼓劇團團長吳現山老師、台灣文學創作者曾美滿老師、雲林「白鶴獅陣」保存者黃厚銘老師以及傳統木作工藝劉鴻林司阜等7位獲得,他們傳承文化向下扎根,甚至發揚光大,豐厚精湛的作品讓學子及鄉親們,見證他們在文化的巨大貢獻與卓越表現。

陳處長指出,雲林的文化藝術長期被低估,從廟前文化到文學藝術,雲林都有非常傑出的創作者,文化藝術獎這個平台至今21屆,我們希望在地藝術家不只是孤芳自賞,而是可以透過這個全國性的徵件,結合雲林的主題來發揮,甚至跟在地藝術碰撞出不同的火花、不一樣的創作,也讓雲林被看見。

陳璧君說,只有透過文化才能讓大家產生自信,文化藝術獎的頒獎典禮不只是看到得獎者的榮光,更重要的是從雲林這塊土地出發,大家透過藝術、文化、音樂各方面的展現,讓大家對雲林、對台灣這塊土地有更大的自信心。

在貢獻獎得主中,鍾任樑老師為新興閣掌中劇團團長,長年投入布袋戲表演藝術的傳承與創新,兼具演師、導演與劇本創作等多重身分,不僅延續家族劇團的經典風格,更積極投入現代劇場與校園推廣,致力於讓更多年輕世代接觸與認識掌中戲之美。黃逢時老師曾歷任霹靂國際多媒體戲劇顧問,協助霹靂布袋戲製作與劇情發展,在地方文化與政策推廣上扮演要角,曾擔任「史艷文」布袋戲劇情的編劇,早期黃俊雄電視布袋戲中擔任編劇及監製角色。音樂家陳哲正現擔任北港樂團團長,積極推動北港樂團音樂創作及展演,投入音樂向下扎根的工作,對在地表演藝術的深耕與推展,極具貢獻。吳現山先生,現為旭陽民俗車鼓劇團團長,致力傳承月琴說唱技藝及全台演出「車鼓陣」推廣民俗藝術獲地方表揚,更獲文化部認定為傑出人才。本土文學創作者曾美滿,作品曾獲台灣文學獎台語新詩創作金典獎、雲林文化藝術獎新詩首獎、小說首獎及報導文學獎等獎項,首本華語詩集《月光女孩》入選「雲林縣作家作品集」。黃厚銘大師是北港白鶴獅陣團長,自幼師承自父親黃清塗的白鶴獅製作技術,製作經驗已逾40年,2023年曾被登錄為雲林縣文化資產「白鶴獅製作技術保存與保存者」,積極朝向教育推廣永續傳承。劉鴻林司阜係文化部認證的大木作、小木作傳統修復匠師,精通日式與漢式大木技藝,曾主持笨南港天后宮、三條崙海清宮等大木構造建築,對地方文化保存貢獻良多。

新詩類

文學獎新詩類首獎得主林明宏為南投人,作品〈角落裡,發酵的雲林〉,是一首融合詩意與地方文化的散文詩,從雲林出發,以紫斑蝶、酸菜缸、甕醬油、微冊書店等意象,編織出中南部農村的時間感與文化韌性。詩中「發酵」象徵記憶的沈澱,也是地方與世界悄然接軌的節奏。本作採不對稱段落與自然語言流動,模擬鄉土語言的不整齊與生命感。

散文類

散文類首獎李楠崇得獎作品為〈蒜味人生〉,作為農家子弟,家裡除了種稻、種菜,也在冬季種蒜頭,其父認為種田的微薄收入無法好好栽培子女;因而做起買賣蒜頭的小生意。李楠崇藉由最道地的臺語文字來介紹土產─蒜頭,把故鄉雲林的味道、寶物記錄下來,更能藉由臺語文章,將臺灣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保留下來,讓更多人接觸到臺灣的傳統文化、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增加對臺灣文化的認同感。

音樂類

表演藝術獎音樂類首獎太日樂集,作品為幻想九歌第一樂章「東皇太一」,是屈原對楚地天神「東皇太一」的頌歌,是《屈賦》中,最為隆重、莊肅的一篇。其詩自始至終只是對祭禮儀式和祭神場面的描述,也是九歌的迎神曲。

舞蹈類

舞蹈類首獎則由許瑜真、徐瑋彤獲得,作品〈擁抱〉從單一的肢體動作擁抱,作為舞作發展,試圖找尋不同的肢體語彙,並發展出推、拉、對峙等,人與人之間的繼絆關係。希望藉此舞作能更認識身為人類的我們,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和狀態。

水墨類
書法類

美術獎有五類獎項,水墨類首獎李玉婕作品〈莫待無花空折枝〉反映作者對「時間」的思索,藉由視覺語言記錄美好消逝的瞬間,並提醒自己珍惜當下仍閃爍的光芒;書法類首獎紀冠地,作品〈錄丁寶濂笨港進香詞二首〉以祝允明草法為基調,略參以果亭山人筆意來表現丁寶濂笨港進香詞之境;西畫類首獎許文昌,作品〈華麗之殤〉傳達美麗的外表下,深藏脆弱與哀愁,透過光影與構圖的交錯,呈現表面繁華背後的孤寂與傷痛,反映人們在現實與夢想間掙扎的心境;工藝類首獎高利淳,作品〈放空的訊息II〉,藉由日常放空時感受,覺察身體與心理之間訊息流動的意識,聲音從清晰化為嗡嗡聲響,眼前所凝視的畫面逐漸模糊不清,就像是人體感官的閘門鬆脫一般,訊息接收與流失的存在介於虛實之間;攝影類首獎邱雅歆,作品〈雲端上的北港媽〉記錄了傳承三百多年的北港媽祖在每年農曆三月十九、二十日,北港地區萬人空巷,鞭炮聲不斷,炸炮的煙霧繚繞整個朝天宮上空,使媽祖神像更顯威武莊嚴。

雲林縣作家作品集

今年藉此盛會特別頒發114年雲林縣作家作品集得主,本次獲選者為林于弘,筆名方群,新詩作品《雲林詩行》是作者計畫出版的第十八本新詩創作,將由本府文化觀光處出版。全書七十四首創作,在在都是與雲林習習相關的觀察體會與讚嘆歌詠。

表揚志工

另表揚本縣文化志工,文化部「第32屆全國績優文化志工表揚獎勵活動」黃燕玉女士獲得銀質獎,邱正坤、曾淑芬、蔡美香獲得銅質獎,表揚志工在文化領域連續服務,經年不輟,且樂於服務的精神,實屬難得。

美術獎各類前三名及優選作品於11月1日(六)~11月12日(三)於斗六展覽館展出,並另於11月29日(六)~12月10日(三)假北港文化中心展出;另外,邀請展及入選作品於11月15日(六)~11月30日(日)於斗六展覽館展出,並另於12月13日(六)~12月30日(二)假北港文化中心展出,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參觀。得獎作品則由縣府出版雲林文化藝術獎專輯,記錄各類組優秀作品,可供日後珍藏及閱覽,期望鼓勵更多創作者參賽。

照片/取自雲林縣政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第二十一屆雲林文化藝術獎隆重頒獎 百位藝術家見證雲林文藝成長茁壯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超越偶」再創榮耀!雲林國際偶戲節榮獲12座國際設計大獎 23年總累計吸引250萬人次共襄盛舉 「超越偶」再創榮耀!雲林國際偶戲節榮獲12座國際設計大獎 23年總累計吸引250萬人次共襄盛舉
Next Article 強化騎乘安全 嘉義市再加碼410名機車駕訓全額補助 強化騎乘安全 嘉義市再加碼410名機車駕訓全額補助

最新消息

東京人文賞楓三熱點 江戶庭園 高尾山博物館 深大寺等紅葉與文化交織
東京人文賞楓三熱點 江戶庭園 高尾山博物館 深大寺等紅葉與文化交織
旅遊美食
2025 年 11 月 3 日
坣娜倩影「AI動起來」 白冰冰兩夜未眠趕製影片:留住她最美好一面
坣娜倩影「AI動起來」 白冰冰兩夜未眠趕製影片:留住她最美好一面
娛樂
2025 年 11 月 3 日
114年全國運動會 彰化縣代表隊榮獲5金14銀17銅佳績
114年全國運動會 彰化縣代表隊榮獲5金14銀17銅佳績
體育
2025 年 11 月 3 日
2025 年 11 月 3 日
醫藥健康
2025 年 11 月 3 日

copyright © more-new.tw 墨新聞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