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國家公園中橫公路燕子口峽谷路段於10月17日上午發生大規模邊坡崩塌,造成立霧溪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根據成大防災研究中心團隊今日最新監測資料顯示,堰塞湖壩體高度約40公尺,水位高程265.2公尺,距離壩頂溢流點僅剩約4.8公尺的安全距離,情勢備受關注。
監測數據顯示,燕子口堰塞湖的迴水長度約2,300公尺,湖面面積達10.5公頃,至今(20)日上午8時蓄水量約175萬噸,距滿庫量230萬噸尚有55萬噸蓄水空間。目前壩體下方持續出現滲流水,專家研判若降雨持續或結構受損,短期內可能發生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的風險。現場施工單位已進入燕子口災點,持續推進作業道路並進行刷坡穩固,預計抵達壩頂後立即啟動降挖引流工程,以降低湖水壓力、減緩潰決風險。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與成大防災研究中心共同組成監測團隊,透過即時影像與感測設備持續掌握水位變化,一旦監測到異常狀況,將立即啟動應變機制並發送細胞廣播警報(CBS)通知下游地區居民。
相關單位呼籲,立霧溪沿岸及燕子口周邊目前為高風險地帶,民眾與遊客應避免進入封閉區域或靠近河道,以防突發性洪流或土石滑落造成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