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
臺北市長蔣萬安18日下午出席「臺北市政府公共工程獎暨卓越匠師獎頒獎典禮」,除恭賀獲獎團隊及卓越匠師獎得主,也特別勉勵市府同仁們要「勇敢做對的事」,並強調對的事就應該堅持去做,攜手讓臺北持續邁向宜居、友善、幸福的城市。

蔣萬安致詞表示,很高興再次參加這場臺北市一年一度的盛會。從捷運、水岸,到校舍、社會住宅,從人行道、橋梁,到地底下各項管線工程,臺北市政府團隊與眾多工程團隊一路走來的努力成果,市民朋友都看在眼裡、感受在心裡。
他指出,正因為大家全力投入與奉獻,這些公共工程不僅提升市民生活品質,也為臺北未來10年、20年,甚至下一代奠定深厚的發展基礎。
蔣萬安也提到,每一屆的「臺北市政府公共工程獎」選拔都相當嚴謹,從初評、複評到現地實勘,層層把關。今年共有1,200多件作品參賽,最終僅選出30件優秀作品,得獎率僅約2.4%,足見獲獎團隊及卓越匠師的傑出表現與專業實力。
他並感謝每一位工程人員,正因為大家不斷精進技術、傳承經驗,臺北市才能不斷進步,而今年特別設立「卓越匠師獎」,就是要肯定這些在幕後默默付出的專業匠師。

蔣萬安最後也提到,李四川副市長常說「做工程的就是實實在在做代誌」,他也要勉勵所有市府團隊同仁,「勇敢做對的事情,該做的事就要勇敢去做,對的事就要堅持做」,攜手讓臺北持續成為一座宜居、友善、幸福的城市。

市府指出五大工程,串聯臺北的山林水岸新故事:
一、「112年度山坡地遊憩場域及山區道路(中山區)維護預約式工程(113年續約)」,透過林相改造、打造賞櫻新美境,並經疏伐與植樹,大地處在指南風景區更新林相約1.6公頃,並種下飛寒櫻,春天時節與貓空纜車交織成絕美櫻林,成為新一代打卡熱點。這場生態大改造不只美化環境,還年吸存近十萬公斤碳,真正做到了綠色永續。
二、「113年度臺北市登山步道改善及維護工程」,經由文化與自然共生,北投猴崁圳古道與文山貓空樟樹步道進行自然工法修復,不僅重現百年水圳和古廟風貌,更增設意象平台與吊橋,讓文化歷史與休閒體驗完美結合,成為市民放鬆散步的好去處。
三、「113年度臺北市山坡地邊坡改善與設施維護工程」,在遊客如織的竹子湖路段,工程團隊打造了兼顧安全與生態的防護網與動物友善通道;貓纜塔柱還安裝了最新自動監測系統,實時掌握邊坡穩定,確保纜車與居民安全,這樣的科技應用,已成為都市防災典範。
四、「112年度軍墓園區水土保持設施工程」,結合水土保持與景觀設計,莊嚴安全讓英烈安心安息,南港軍人公墓導入分區滯洪、邊坡防水與環境友善設計,讓莊重的追思場域同時具備環境安全與舒適感,讓英靈得以安息,也讓市民感受到更溫暖的紀念空間。
五、「牛稠坑溪下游整體環境營造工程」,採「減法設計」還原自然濕地,打造親水休憩新場域,保留既有濕地並運用生態工法整治河道,新增溪畔便橋與步道,讓牛稠坑溪不只滋養農田,更成為市民休憩親水的新天地,展現自然與生活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
正如火如荼施工的萬大線第一期工程,目前進度逾80%,近日又傳出獲獎捷報。臺北捷運工程有史以來開挖最深的地下車站,萬大線CQ861標中和站土建工程,因風險管控得當、採多元交維方案解決交通衝擊及精進減噪措施避免影響居民作息,臺北市捷運局第一區工程處今日獲頒「114年度臺北市政府公共工程卓越獎」。

臺北市捷運局長鄭德發表示,能在眾多參選工程中,萬大線再度以優異的施工品質及創新贏得評審青睞,感謝評審委員們對於捷運施工團隊之肯定。捷運局在工程中除克服各種挑戰、對工程品質追求卓越外,在節能減碳、環境保護及永續發展等方面亦帶來更多貢獻,將持續不斷精進,朝打造更樂活宜居的城市邁進。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蔣萬安頒發公共工程獎 勉勵市府團隊建設宜居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