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
  • 地方
  • 生活
  • 綜合
  • 文教
  • 醫藥健康
  • 旅遊美食
  • 娛樂
  • 體育
  • 政治
  • 地方
  • 生活
  • 綜合
  • 文教
  • 醫藥健康
  • 旅遊美食
  • 娛樂
  • 體育
地方

節水減碳雙效益 臺南農改場推廣稻田乾濕灌溉新技術

新聞中心
Last updated: 2025 年 9 月 1 日 下午 12:29
新聞中心
Share
5 Min Read
節水減碳雙效益 臺南農改場推廣稻田乾濕灌溉新技術
SHARE

墨新聞|記者宋秉祥/台南報導

為因應氣候變遷與農業永續的雙重挑戰,水稻栽培技術正逐步邁向「節水」與「減碳」兼顧的新方向。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發展出「稻田乾濕灌溉」技術,不僅可有效節約用水、提升根系健康,同時大幅減少甲烷的溫室氣體排放,建立環境友善的低碳栽培新技術。

臺南農改場指出,傳統水稻栽培仰賴長時間淹水灌溉,雖有助於防草控病,卻容易造成土壤缺氧,導致根系窒息、生長受阻,甚至引發「窒息病」,造成葉片黃化、稻穀品質與產量下降。「稻田乾濕灌溉」改變了長期積水的灌溉方式,讓田區維持濕潤但非持續淹水狀態,有助於促進根系發展、植株生長健壯,並有效降低病害風險。

稻田乾濕灌溉可採用簡易的水位管,以監控田間水位,當水位下降至土面下約5公分時再補充灌溉。

該技術操作簡易,農友僅需在田區設置簡便的水位管,觀察水位下降至距管底約5公分時再進行灌溉補水。根據國際碳排模型(DNDC)模擬結果,採行乾濕灌溉的稻田,每公頃可節省約21%(約2,500公噸)灌溉水量,並可減少32.5%的甲烷排放,兼顧節能減碳與作物健康,且無論是慣行或有機稻作皆可採用。

臺南農改場強調,「稻田乾濕灌溉」是水稻栽培轉型升級的重要技術之一,不僅提升作物品質與產量,更可有效因應氣候變遷、水資源減少與環境保育等挑戰,未來將持續推廣此項友善耕作模式,期望能為農業生產帶來更多的效益。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節水減碳雙效益 臺南農改場推廣稻田乾濕灌溉新技術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開學首日萌守護!嘉市警推「嘉華三朵花」宣導小卡 交安觀念帶著走 開學首日萌守護!嘉市警推「嘉華三朵花」宣導小卡 交安觀念帶著走
Next Article 小小運動員集合!114年臺南幼兒運動會9月1日起報名開跑 小小運動員集合!114年臺南幼兒運動會9月1日起報名開跑

最新消息

純正德系THE ALL NEW OPEL COMBO 商旅車發表  好評不斷 接單踴躍
純正德系THE ALL NEW OPEL COMBO 商旅車發表 好評不斷 接單踴躍
生活
2025 年 9 月 4 日
YOYO台25週年校園特企 香蕉哥哥等主持群陪景美國小童熱血收心
YOYO台25週年校園特企 香蕉哥哥等主持群陪景美國小童熱血收心
文教
2025 年 9 月 4 日
歡慶國民體育日 北市12運動中心健身房、泳池9/9免費入場
歡慶國民體育日 北市12運動中心健身房、泳池9/9免費入場
地方
2025 年 9 月 4 日
保育猛禽鳳頭蒼鷹誤闖北市議會 動保處即刻救援後將野放
保育猛禽鳳頭蒼鷹誤闖北市議會 動保處即刻救援後將野放
生活
2025 年 9 月 4 日

copyright © more-new.tw 墨新聞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